从“高原姑苏”到别人的“丽江”
今早网上有几篇关于“安徽打造合肥版‘丽江’”的新闻,微博上也有很多媒体和网友在转发,不知道小伙伴们都看到了没有。同城君不清楚看过相关报道的小伙伴们有何想法和感受,下面同城君就向小伙伴们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看到相关报道后,同城君不由得想起自己在做导游的那些日子。那时候同城君是怎样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们介绍丽江古城的呢?同城君和同行们在讲解词里一般都少不了给丽江古城贴上这样两个标签——“东方威尼斯”和“高原姑苏”。为什么要这样呢?其实,同城君当时也没有多想,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现在回头想想,丽江导游界的前辈们当初在创作导游词时加入这两个标签,绝非无心之作,肯定是有一定用意的。同城君粗浅地猜想一下,大抵是因为威尼斯和姑苏这两处地方太有名气了吧,前辈们借之以誉丽江古城,是想让丽江古城沾沾它们的光,让广大游客朋友更容易记住丽江,也更易于丽江名声的传播。 同城君再大胆地猜想一下,前辈们最初把这两个标签加进导游词的时候,丽江的名气一定还不是很大吧,是十几年前亦或更早?不然何必要以此来标榜丽江古城呢? 斗转星移,时光流转。当初那个靠“东方威尼斯”和“高原姑苏”来美化自己的丽江古城,而今悄然成了其他地方借以自诩的标签。近年来,不管你打开电视还是电脑,不管你翻开报纸还是杂志,总是一不小心就能看到各地方版的“丽江”——“合肥版丽江”苏拐风情街,“黄山版丽江”耿城镇,“渝版丽江1.0”路孔古镇,“渝版丽江2.0”三洞桥民俗风情街,“浙版丽江”海宁盐官古城,“深圳版丽江” 甘坑客家小镇,“粤版丽江” 小洲村,“闽北版丽江”杨源,“闽南版丽江”泉州老城区,还有“贵阳版束河古镇”……真是数不胜数。甚至还出现了国际版本——“日本版丽江”高山市,“越南版丽江” 会安,“马来版丽江” 亚庇…… 丽江在国内乃至国际旅游界的知名度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说以上大多都是媒体或半官方的说法,下面我们在来看一些政府层面的吧:拉萨市政府称拉萨古城申遗要以丽江古城为样板并与去年10月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来丽江学习考察,去年12月江西上饶市委书记也率团来丽江学习考察,13年9月张家界市政考察团来丽江学习考察…… 这已充分证明了,丽江古城多年来的开发、保护和管理是成功的,是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 前文提到的那些各种版的“丽江”,同城君一处也没有去过,它们到底和咱们原版的丽江有多少相似的地方,同城君也不好妄加判断。同城君试想,丽江古城有哪些可以供它们效仿的呢?是那几条清澈的小河吗?是那几十条曲折的石板路吗?是那几百个临街的铺子吗?是那几千座古朴的院落吗?或许是吧。可丽江最珍贵的,最吸引广大游客的是这些吗?未必是!同城君认为,丽江古城最让让广大游客喜爱,甚至在离开后还念念不忘的,更是这里柔软的时光,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民族文化!而这些又岂是它们能模仿的了的? 有人模仿它的街,还有模仿它的店!模仿再像,也不是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传统古城,文化灿烂。这才正宗,这感觉,不敢相信。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如果以后,同城君再在古城里遇到向游客介绍说这里是“东方威尼斯”和“高原姑苏”的导游朋友,同城君会上去打断他,并告诉他和他的游客:这里不是“东方威尼斯”,不是“高原姑苏”,这里是被国内外无数古城古镇竞相效仿的地方,这里就是丽江! 请原谅同城君没钱也要任性一回吧! (马登科)
页:
[1]